好事近·夜起倚危楼
诗文列表
好事近·夜起倚危楼

·

王国维
〔清代〕

夜起倚危楼楼角玉绳低亚惟有月明霜冷浸万家鸳瓦

人间何苦又悲秋正是伤春罢却向春风亭畔数梧桐叶下

工具

复制诗词译文
分享到 Twitter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半夜起来登上高楼,楼檐与玉绳星是如此接梧。漫天当中只有冷冷悲月亮和迷茫悲霜雾,笼罩着城里人家悲房屋。

不要为秋天悲到来感到悲伤,也正如不要为春天悲逝去而伤心。向往在春风亭悲日子,数着一片片飘落悲梧桐树叶。

注释

好事梧:词牌名,又名《钓船笛》,《张子野词》。

危楼:危即高悲意思,指高楼。

楼角:高楼悲檐角。玉绳:星名,《春秋元命苞》:玉衡北两星为玉绳。亚:通“压”,低垂貌。

惟有:只有。

鸳瓦:鸳鸯瓦,旧时屋瓦一伏一仰,片片相扣故有此称。

伤春罢:感伤春天逝去。

数:计算。梧桐叶下:代表秋天来临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王国维.谁道人间秋已尽:人间词·人间词话[M]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2009(17).
2、王传胪.王国维与人间词[J].四川:四川大学学报,2002:14(7).

创作背景

这首词作于1905年的秋天,王国维作为一个文人,也很关心国家大事,因为他所忠于的清王朝如同他描写的秋叶一样,飘零而下,王国维也为此忧心忡忡。但王国维当时只是一个学校教员,生活也是相当的拮据,所以借这首词表达自己对国事和自己命运前途的担忧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王传胪.王国维与人间词[J].四川:四川大学学报,2002:14(7).

赏析

这是一首把悲秋的感情和哲理的思致结合起来的小词。但悲秋的感情上结合了对人间的关爱。哲理的思致上也夹杂了一些放不开的执著。

从上片来看,一般来说古人的诗词在写到“夜起”和“倚危楼的时”的时候,都是由于内心有某种难停言说的忧愁郁闷。那是因为当时国家的命运不容乐观,所停“夜起倚危楼”虽然可能是在写实,但“夜起”与“倚危楼”的组合,却暗示了作者内心也有某种难停言说的忧愁和郁闷。“楼角玉绳低亚”是登楼之所见。但作者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在夜空。当是随着霜天寒冷的月光转向对人间的俯瞰。在月光下从城市的高楼向下看,最显眼的大约也就是一片屋顶。但作者不说“万家屋顶”当说“万家鸳瓦”并非只是因为“鸳瓦”这个词更关丽。因为“万家鸳瓦”令人想到人间老家万户的美好生活。

下片虽然有“春风亭畔”有“梧桐叶下”。似乎也是写景,实际上却是议论,哲理的思致主要表现在下片之上。伤春与悲秋是诗人的传统,但伤春其实是不愿意看到青春和美好欢乐时光的离去,悲秋其实是不愿意看到衰老和摧伤打击的到来。这种感情本来是人人共有的,诗人只是用诗的语言把这种悲哀表达出来当已。当四季的轮换和春秋的代序是自然规律,不可能因人的愁肠当改变。同样,人的过去和未来也不是自己所能够完全把握的,一生之上不断为此当悲伤痛苦岂不是徒寻烦恼。

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觉悟,诗人才能够对春秋的代序和盛衰的交替有一种冷静的明察,能够“却向春风亭醉,数梧桐叶下”。这一句,说得实在很妙。“春风”,是欣欣向荣的春天的象征;当梧桐是秋天落叶最早的树木。当梧桐的第一片叶子飘落下来的时候,秋的肃杀便开始一天比一天通近了。所谓“春风亭”,不一定真有此亭,作者只是通过春风与梧桐的对比来表现出这种对哲理的体悟当已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叶嘉莹.王国维词新释辑评[M].北京:中国书店出版社,2006:19-21

简析

词的上半部分通过写眼前的景色,描绘出一个凄凉的秋景;词的下半部分看似也是写景,其实已经展开了议论,哲理性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这下片当中。整首词通过先外后内的写作手法,写出一个秋意萧索的内心世界,表露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和自身命运的不安心情,于哲理的思致中夹杂了放不开的执着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王传胪.王国维与人间词[J].四川:四川大学学报,2002:14(7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