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乡子·舟中记梦
诗文列表
南乡子·舟中记梦

·

辛弃疾
〔宋代〕

欹枕艣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梦里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

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只记埋怨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

工具

复制诗词译文
分享到 Twitter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船行江上,在咿哑嘈杂的摇橹声中渐渐入睡。在梦中与意中人相会,她依然是翠袖盈盈的可人情态。

在梦中正与情人难离难舍,欲说还休之际,却梦断人醒。回忆前夜分别时,正是圆月中天,月圆而人离别。

注释

“欹枕”两句:橹声咿哑,倚枕醉眠。欹(qī)枕:倚枕。艣(lǔ):同橹,摇船用具。咿哑:象声词,摇橹声。聒(guō):声音嘈杂,使人厌烦。

“梦里”三句:写梦境:笙歌花底,玉人历历在目。翠袖:着绿色衣衫的人,代指玉人。梦里:一作“变作”。

“别后”两句:言玉人欲诉别后相思,不想梦断人去。两眉尖:紧皱双眉,愁苦貌。梦已阑:梦已尽。

“只记”三句:记叙玉人梦中之语:怨月无情,别时独圆。埋冤:即埋怨。前夜月:指别时之月。不管人愁独自圆:人愁离别,月却独自向圆。意同苏轼《水调歌头·丙辰中秋》词:“何事长向别时圆。”

参考资料:

1、谢永芳.辛弃疾诗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.武汉:崇文书局,2016:217
2、谢俊华.辛弃疾全词详注(上册).沈阳:辽宁人民出版社,2016:82

赏析

词题为记梦,所梦何人,本事无考。词先写舟中孤寂,摇橹声中,由醉入梦。梦中花丛笙歌动听,伊人宛然在目。换头写伊人倾诉别后相思,然后以对方埋怨人离月圆收结,体现双方依依难舍,情挚意浓。

全词就梦前、梦中、梦后三层依次写来,思路清晰。词人由醉入梦,梦中笙歌花丛,翠袖盈盈。以下不写梦后相思,却从对面入笔,倒叙梦中情境,妙笔脱俗。“只记”二句,以少胜多,怨月独圆,情痴意浓。且此月系玉人闺中独看之月,抑或词人舟头所见之月?情境恍惚。“不管”句无理而妙,韵味无穷。小词写得清丽爽畅,精湛宜人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刘乃昌 编选.辛弃疾集.南京:凤凰出版社,2014:25-26

简析

词的上片写舟行醉眠入梦,梦里笙歌花丛,翠袖盈盈,俱在眼前;下片转写别后情思,从对面着笔,倒叙梦中情境,“不管人愁独自圆”无理而妙,以月圆衬出人别之苦、相思之愁。全词就梦前、梦中、梦后三层依次写来,条理清晰,语言清丽,白描手法的运用使人物神态毕现、情痴意浓,感情缠绵,体现了辛词中婉约的一面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刘乃昌 编选.辛弃疾集.南京:凤凰出版社,2014:25-26

创作背景

该词大约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(1178)秋,当时辛弃疾由临安赴任湖北转运副使之职。舟行江上,词人在咿哑的摇橹声中酣然入梦,醒后有感而发,写下这首词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刘乃昌 编选.辛弃疾集.南京:凤凰出版社,2014:25-26